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嗨!
您正在找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這本書嗎?
這本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的內容簡介
來自美食愛好者的一本飲食研究書寫
一道道餐點背後的美學、生態與階級議題
就讓這本「食物社會學」來告訴你
「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薩瓦蘭(美食家)
「什麼是食物?它不只是用來做統計學或營養學研究的一堆產品。它也是溝通的系統、成群的圖像,以及用途、情境與行為的規矩。」──羅蘭.巴特
「誠如《饕客》的描述,食物重要性的體認經常伴隨著對於食物正義的關切。對陌生飲食習慣的尊重,應該能確立對於社會差異的包容。對健康飲食的關切,也應該要激勵更多公平策略。對於當地產品與手工食物的喜愛,也必須從對於社會地位的崇拜,轉變為環境永續生產系統的基礎。」──雪倫.朱津(叢書主編、《裸城》作者)
談起饕客,你會想到什麼?是嫻熟米其林餐廳的上流社會人士,還是熱衷於挖掘特色小店的部落客?其實,饕客就是把食物視為自我認同的核心,而不只是維生所需的人。在饕客眼中,食物除了是熱量的來源,還像是文化作品,不斷受到眾人的鑑賞與評價。而個別飲食愛好者的口味抉擇,則不只流露出各人的舌尖偏好,也展現出不同飲食美學背後的族群、性別或階級品味。
正如台灣食安危機引發的消費者抵制運動所示,食物可以很政治,而饕客文化同樣反映出當代「倫理消費」的趨勢。吃在地、食當令,及各路永續農法的生態友善論述、對抗大型食品業者的手作食品,還有對異族料理的理解包容,種種價值觀的興起,都左右著饕客關於食物好壞的辨別。讓你我成為餐桌上的公民,從步入饕客的世界、瞭解食物背後的社會意涵做起!
本書特色
◎暢談日常生活關於食物的各種意象。從家鄉菜到異國料理,引發人們諸多想像的一道道菜餚,其背後暗藏的人文地理學概念,盡收錄在本書之中。
◎承接知名左派學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品味研究」之作,並進一步探討了當代社會的最新趨勢:文化雜食性。對於食物究竟強化階級地位的展演與秀異,抑或促成不同群體之間的理解包容,本書有詳盡的討論。
◎針對食物生產的倫理問題,本書觸及了包山包海的議題,舉凡食物里程或人道畜牧都有。對於後現代社會的「綠色消費」現象,同時身為「老饕」的作者們,更是進行了生活化卻又相當關鍵的反思!
各界讚譽
「如果您自詡吃貨同時也無法拒絕思考的誘惑,或者思考閱讀的時候不由自主搭配進食作為馳騁思緒汪洋的燃料,那《饕客》一書必是拍案絕頂美味。在這本當代社會學的著作中,作者考察各式飲食生活風格以及象徵所標誌的演變,讀者可以輕易把這些分析對應到眼前潮水般的網路食記、評論以及新聞報導,讓自己在美食地景中現身!」──毛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飲食作家
「一本將日常飲食導入專業知識的好書,透過「饕客」(foodie)的專業眼光,探索今日飲食環境複雜但極度有趣的議題。」──郭忠豪│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現職為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
「在兩位作者首次撰寫這個主題時,饕客還是奇異的少數。現在他們已經無所不在。我們透過細膩的食物實作與信號展現自身的社會存在,對饕客的分析正是對社會生活的分析。」──Wendy Griswold│西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強博客來網路書局斯頓與包曼關於食物論述的類型學啟迪人心。我的學生們獲得了文本分析方法的入門至寶。」──Julie Guthman│加州大學聖塔克魯斯分校社會科學院教授
「假如只能挑一本書來理解美食家,那麼,就是這本書了。作者準確地探討了道地、平等的食物文化,以及偏好不平等的食物文化之間的緊張。」──Gary A. Fine│社會學者、《Kitchen: The Culture of Restaurant Work》作者
?
作者: 喬西.強斯頓, 塞恩.包曼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Josée Johnston, Shyon Baumann
- 譯者: 曾亞雯, 王志弘
- 出版社:群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8/02/21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輕鬆快樂開家義大利麵餐廳![]() | Kochkunst in Bildern 7 - Illustrated Culinary Art 7![]() | 烤箱總動員![]() | |||
親愛的西餐![]() | 開胃新主義:義式五星料理![]() | 番茄小點:令人食指大動的迷你幻想曲![]() | |||
玩味Pasta & Pizza 博客來 ![]() | 省錢創意Home Party![]() | 法國起士美酒![]() |
餐飲器皿設備認識與維護(10002三版)![]() | 香港海味![]() | 醋的妙用![]() | |||
新手也能快速學會種菜![]() | 一次學會123道異國料理![]() | 炒(食送)![]() | |||
媽媽的廚房菜![]() | 食物與廚藝(1-3套書)![]() | 鹽的妙用![]() | |||
蜂蜜的妙用![]() | 豆腐之書(35週年紀念版)![]() | 蒜的妙用![]() |

商品網址: 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一聲啟動,10公尺的底座上,反射體緩緩轉動、掃過天際、巡視天空。SKA──平方公里陣列電波望遠鏡首台天線樣機,6日在河北石家莊正式亮相,由大陸主導研製的SKA反射面天線將進入正式建設階段,未來將送往全球各地組裝並形成陣列,為人類探索宇宙尋找更多可能。
2011年,包括大陸在內的多國,共同成立SKA獨立法人機構SKA組織。2013年起,大陸和南非、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英國等國家的優勢科研機構組成聯盟,共同參與SKA工程設計研發,大陸團隊雖然有較深厚的天線研製基礎,但加入專案晚,起步並非一帆風順。
陸首次牽頭SKA工作
「一開始被人看不起,只讓咱們做最基礎的天線座架。」SKA專案天線設備承包方負責人之一、中國電科54所所長張桂華表示,大陸從一開始的專案創始國之一,到後來憑藉成本、性能、技術成熟度和工程可實施性等顯著優勢,最終被推薦為SKA後續研發的唯一設計方案,經歷了10年的艱難之路。
「SKA選用的核心設備天線,每一步都是靠嚴格的試驗與仿真,無數次的探討與研究。」張桂華表示,反射面單元精度誤差僅有兩根髮絲的厚度,精度可控,完全自主生產。通過了5年技術攻關,大陸產品最終在技術上滿足SKA所有指標要求。
「這是中國第一次正式牽頭SKA工作,並全面主持主導工程核心技術研發。」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郝晉新表示,從參與到主導,體現了中國在電波天文領域的技術邁進和突破,也為中國今後牽頭和主導國際大科學工程累積了豐富經驗。
人類認識宇宙新機遇
「這是國際大科學工程的里程碑。」SKA總幹事菲利普表示,SKA是多國合作、共同出資的國際大科學工程。約20個國家、上百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天文學家和工程師參與專案研發。
組成陣列的望遠鏡接收面積達1平方公里、足有140個足球場大,比目前最大的電波望遠鏡陣列靈敏度提高50倍。菲利普表示,作為多國合作的國際大科學工程,SKA將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歷史新機遇。
小靈通 什麼是SKA
平方公里電波陣(Square Kilometre Array,縮寫為SKA)是一個巨型電波望遠鏡陣列,由數千個較小的碟形天線構成。「平方公里」的名稱是為突出所覆蓋面積巨大。SKA並不是直徑1公里的電波碟形天線,而是由數千個較小的碟形天線構成,一般是橢圓形,直徑約15公尺。
平方公里電波陣計畫始於1993年。2012年10月,澳大利亞平方公里陣列電波望遠鏡(ASKAP)前期專案啟用,預計2024年前後完工,但真正投入使用還要等到2030年底。(李鋅銅)
(旺報)
- 日記幸福 博客來 博客來網路書店 博客來特惠書籍 博客來網路購物
- 10分鐘方便鍋─速煮.蔬食.古早.燉補一鍋料理.全家滿足
- 管理情緒100個心理法則 博客來 博客來書店網路書局 博客來推薦書籍 博客來網路購物
E342E8689B5F6023